周易对于人生的预测 有很多朋友对“命运”之事有疑惑,命运之有或无?命运之一定甚或可以改造?大家都觉得造化弄人,人生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我过去对周易预测颇有爱好,于梅花易、火珠林六爻、四柱有过一番研究,还曾专门拜师学习过铁板神数,对命运之事有一些肤浅认识。后来有缘得遇佛法,这才算真正明了了命理的博大精微,周易之学也才总算有了一些悟入。看到不少朋友对命运懵懵懂懂,事到临头便手忙脚乱,所以,很想和朋友们交流一下心得,也许于大家有所帮助。
1、命运之有无
有些人不相信命运,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种想法不然。
宇宙有宇宙运行之规律,天体有天体运行之规律,社会亦有社会发展的规律。季节有更替,人事有代谢。这里面都有数、有理、有象。
1930法国留学生刘子华,用八卦原理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质量,行速及轨距,其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曾震惊世界并荣获博士学位。40年后美国天文学家果然发现了该行星,且该行星的质量,行速及轨距均与当年预测相当接近。美国华裔学者杨振宁博士从易经之阴阳得到启示,对物理学家拿破铁(otte La Porte)的奇偶性对等不灭定律提出异议。杨振宁、李振道从太极八卦中得到启示,提出原子能态二组奇性和偶性存在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伟大发现使二学者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欧美学者通过对易经的不断深入研究,获得了原子、量子等精深理论、计算机等发明,取得了核能用途、太空探测、遗传密码、试管生命的突破,这些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发现与发明,均与易经的象、数、理有密切关系,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易经热”。不少西方学者,现已把易经研究推广到天文、物理、生物、化学、医药、数学等各学科。
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把周易喻为宇宙代数学,实不为过。
周易对于人生命运的预测,也有精辟的论述,而且代代传承。人生命运也是按照数、理、象而变化发展。所以,命运规律客观存在。不仅存在,而且我们大家很难摆脱其束缚。我们大家的衣食福禄、吉凶祸福大都是在定数之中。
现在周易预测的兴盛,也是在数理变化发展之中。现今用于人事方面的预测学,有阴宅(祖坟)、阳宅(风水)、星命(中级的如四柱八字,高级的如紫微、南北神数、铁板神数)、六爻、相术(面相、手相、骨相等)、太乙、六壬、奇门遁甲等等。
2、命运预测之准确与精确
有人说:你说的我也相信,但我也曾预测过,并没看见有算得很准确的。
大多数人会留意算得准不准,是的,这确是需要留意,好比医生看病,医生对你的病情掌握得准不准?如果诊断得都不准确,那看病也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要打医生看病的比方呢?因为医学大家熟悉,容易理解。而且,我就是个医生。我学的是中医。中医和周易是同源之水,所谓:“不知易者,无以为医”。所谓“医易同源”。中医与周易预测运用的理论内核完全一致,即阴阳五行。从中医学的理论上说,疾病都是可以诊断准确的,也都是可以治愈的,但实际上呢?一个高明的医生通常可以治好大多数常见病,也可以治好一些疑难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治好所有病。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与心得传承,经典汗牛充栋,可现在社会上高明的医生有几个呢?由此可见,周易预测也一样,周易预测也是门自然科学,也是要允许偏差、失误,不可能一测就准、百测百准。一般而言,预测师们在命运预测总体的方向是准确的,只是在深度和精度上各有程度不同。这和医生看病类似,虽说不能手到病除,但把病情处理失误,完全搞错还是极少的。但现今世风日下,周易预测者中亦有胸无点墨浑水摸鱼之徒,借机敛财,这也是大家要认识清楚的。明眼者不可因此一叶障目,而自浅其见。何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有更多的世外高人也未可知。
3、四个疑问:命运之究竟?
通过四柱、阴宅、风水、面相手相等信息确可测知命运之发展规律。换句话说,四柱、阴宅、风水、面相手相等皆是命运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命运的外在信息。但,命运是否就是四柱、阴宅、风水、面相手相呢?肯定不是。
简单说,八字可算命,但命不是八字。风水可测命,但命也不是风水。手相可看命,命也不是手相……那么,命究竟为何物?
又:“易”之义有三种,简易、变易、不易。变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一切无不在变化繁衍之中,此为变易之意。简易:在一切变易之中,可以用一简单的方法掌握其原理原则,是为简易。八卦的公式即是执繁就简。不易:万事万物虽在变易之中,可其中变化的规律不易。此处,我又产生过另一疑问:在万物变化中,其不易的规律是什么呢?
又:“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易经曾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前两种现在已佚无可考,大概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现在周易版本一般分《经》《传》两部。《经》完全是占卜的卦辞和爻辞。《传》全部是孔子对周易做的注解,所有全是修身立德之学。我当初学周易时就产生过一个疑问:孔夫子是公认的易学大家。他老人家读易是“韦编三绝” (孔子翻来覆去地读周易,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竟然磨断了许多次)。为何在注解周易时全从修身立命而注,全无有涉猎预测。此为何?
又:荀子曰:善易者不占。后世易学大家也都如此说。通晓易理的人应该占卦准确啊!可是易学大师都说“善易者不占”,为什么呢?
4、探索:命运原来是业力所创造
这些问题盘桓(徘徊)胸中日久,遂广求诸方之学,而不得甚解。后有缘得闻佛法,读了《了凡四训》及前贤剖解命运之典籍,方豁然大悟。命运是什么呢?其实命运就是业力。业:指身,口,意三业。身体造作的行为,是身业。口里说出的语言,是口业。意识所作出的思想,是意业。行为、语言、思想三种业会形成一种力量,就称业力。这种力量推动,决定我们命运的发展方向,大家习惯上把业力称为命运。
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易云:“水就湿,火就燥,云从龙,虎从风。”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业报,如影随形。”
论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圣经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第三章)
那先比丘经:出生的贫富贵贱美丑等差异,都是过去世作为所造成的书经太甲: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书经: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书经:善则获福,恶则受殃,天之所疾,祸无久迟,阴德虽隐,后无不彰。是故圣人,化恶授善,莫不蒙祐。
陈希夷心相篇: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
陈希夷心相篇: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光明童子因缘经: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
命运非神造,非佛造,非上帝造,非阎罗造。命运业力皆是自然感应之理,积善者得福,种恶者遇祸。水往湿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燃(水就湿,火就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喝酒的就感应到酒友,喜欢打牌的就感应到牌友。这些都是自然感应的道理啊!哪里是哪个人决定的呢?这种感应的道理,更不是哪个人所创造的啊!命运原来是自己造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改命之道
我们大家被命运所拘,不能逃脱数理,都是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积是成非,以我为人。心粗眼矇,唯见人过,不见已过。只知怨天尤人,不知返求诸已。不知道命运之不公原为自已身口意之不公,命运之不平原是自已身口意之不平,命运之不济原为自已身口意之不济。
悟后起修,知而后行。明白命理之后,当然,我们便可以趋吉避凶。修心改命之道,古圣先贤无一不为后人明示。四书、五经为儒家立身修命之经典。老子《太上感应篇》《阴鸷文》为道家立身修命之经典。佛家修行(修正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改命之法,更为广博精详。或从心改,或从事修。理事皆备,法法精详。有明白如话如《了凡四训》者,有圆满繁奥如《华严经》者。此中妙义,实非我等拾人牙慧者可道及也。
明朝万历年间的袁了凡, 他做过兵部职方司主事, 军前参化, 督兵, 直隶省顺天府宝砥知县, 死后还被明熹宗追谥为尚宝书上卿。《了凡四训》记载:袁了凡幼年失怙, 母亲希望他捐弃功名改学医术, 一方面可以养生, 另一方面又可以济人, 后来他在慈云寺, 遇到一位精通邵子皇极经数正传的老者, 姓孔, 云南人, 修髯伟貌, 飘飘若仙, 向袁了凡说:"子仕路中人也, 明年即进学, 何不读书呢? 今后考试, 县考童生必得第十四名, 府第必得第七十一名, 提学考试必得第九名." 第二年赴考, 三处名数皆合,袁了凡再请老人卜终身穷通祸福, 言某年考试第几名, 某年当补廪, 某年当贡, 贡后某年, 当选四川一大尹, 在任三年半, 即宣告归, 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寿终正寝等,自此以后, 凡遇考校, 其名数, 先后皆不出孔老先生所选定者, 一一应验, 使袁了凡大吃一惊, 亦使他相信, 进退有命, 迟速有时, 澹然无求矣!后来袁了凡遇到一个叫云谷禅师的高僧, 他问禅师:“一个人对他的命运逃得了吗?”禅师说:“命由已做, 福由心生, 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人未能无心, 终为阴阳所缚, 安得无数? 但惟凡人有数, 极善之人, 数固拘他不定, 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汝二十年来, 被他算定, 不会转动一毫, 岂非是凡夫。”从此以后, 袁了凡开始努力积行万千善举, 夙夜匪懈,终于挣脱了二十年来孔先生所替他算定的命运之束缚。
我私下时常对朋友们说:人生还穷、还病、还苦,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明命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明理,穷、病、苦,均可以改变,日日改正,日新又新,从当下起便会愈来愈好,前途便会愈来愈光明。如不明理,现在好,只是享用以前积的福报而已,如不再修福积福,日享其成,且享福时还大多造恶业,福报日浅而祸机日深,可不畏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此之谓也!
6、善恶之道是一门大学问
朋友们说:说来说去,也就是个好心有好报。这道理谁不知道?可是,此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古人云:三岁小儿也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另,我们现在大都追求科技,没能提升道德学养。究竟何者为善,何者为恶,皆不能明白分辩。
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 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 一人谓“骂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有益於人,则殴人,骂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此段乃言善之真假,可见善之真假难辩,非有真智慧者难以明了啊!何况,善更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真欲深研“善”之道,必取《了凡四训》等典籍细细玩味,方不负本来行善初衷。可见“善”之一字大有学问。
7、结语:
有人或许要说:现在是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你还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岂非迂腐!此言似是而实非。人生之学养,不应拘于古今中外,凡能充实我人生,提高我品格,拓展我心胸,开扩我眼量,皆应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之为我而用。如果仅依一家之学,固步自封,浅尝辄止,如何去应付现今变化复杂的社会与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