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也。肝胆者,互为表里。
小子问师:“今之肝病,当如何医?”
紫极曰:“肝者东方木,肝主怒,怒伤肝。木病乃土,故首当实脾。观之五行,木者根于土中,因金可用,而不至于长疯。有水者可生,水少则枯,水多则腐。有火者木荣,火暗不舒,火炎则焦。以水火为用,而成既济。故可知水火,病分湿、热两端。生于土下者,阴。长于土上者,阳。阴怕水多,阳惧火亢。”
小子问曰:“肝者一脏病,而五脏皆病焉?”
紫极曰:“然,不唯肝,病虽毫毛,性命攸关,肝之为木,系尤大矣!木者自具生长化收藏。非它脏可比。观木之所生,沃土水滋习风丽日而又有所制。心为日,心包为光。肾为水,肾阳为温。一火一水之道也。”
小子问曰:“易中何所言?”
紫极曰:“善之问也。
湿者阴也,为总纲,坤卦也。
湿重则气机受阻,肝不疏泄而成气滞。气滞者胁胀痛、串痛、带脉胀痛,心胸郁闷不舒,常善太息,气不畅而胃不纳食,常反酸呃逆,左关脉弦,右关沉弦,两寸沉弱。当舒肝理气。
气滞者,巽卦也。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畅则血有所留,久病在络,血瘀也。胁中痛有定处,面色晦暗,肌肤甲错,手有朱砂,面蜘蛛痣,肝脾常肿大,舌质暗红,略有疹斑。初脉弦滑,久脉弦代,当活血化瘀。
血瘀者,坎卦也。
肝病,知木传土,湿困脾阳,乃成气虚。面色萎黄,神疲无力,气虚下陷,而成便溏,阳气不足,完谷不化,脾阳不振,食减腹胀,气虚属阴,胁痛喜按,夜尿频多,肢冷自汗,肤肿少气,按之若泥。皆因湿重也。舌红苔少,中有裂痕,边有齿印。脉形弦细,或为虚数。当补土利湿。
气虚者,艮卦也。
热者阳也,亦为总纲,乾卦也。
热可灼阴,久成阴虚,阴虚化火,灼枝烧叶。阴液亏损,肝肾常虚,腰酸背痛,虚火上炎。肺阴火烁,干咳无痰,口苦咽干,两胁隐痛,不可终天。脉象细数,左尺不现。当滋阴养阴,乙癸同源。
阴虚者,兑卦也。
热郁之症,发为黄疸,口渴喜饮,燥烦不安。小水黄赤,大便秘干。身目发黄,面色熏烟。口苦口臭,病多时迁。舌红苔黄,脉数濡弦。当清热去火。
黄疸者,离卦也。
热与湿合,名曰湿热,内有痰饮,口腻不渴,状如台风,胶柱难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小水短痛,大便溏臭。当化湿清热,湿不去热难清。
湿热者,震卦也。
一证之中又有八卦,远公先生明分黄疸有阴、阳、气、血、燥、湿、寒、热八卦,皆此类也。八证之中分八卦,六十四卦肝病可谓多矣!”
小子问曰:“愿闻六十四卦肝病?”
紫极乃密授六十四卦肝病图。
小子拜谢而退,乃观秘图,唯见十六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气、血、虚、实、寒、热、燥、湿。
《易医玄经》
(一)异人授易
(二)八卦口针
(三)紫极受训
(四)医道同于仙道
(五)小子问禅
(六)易医玄门
(七)论肝八卦
(八)阴阳升降
(九)论南北政
(十)药性八卦
(十一)针法补泻
(十二)女子月汛
(十三)脉决八法九宫
(十四)难经别脉
(十五)人体河洛
(十六)断易偏论
(十七)皇极经世
(十八)大千世界
(十九)因果轮回
(二十)崇证论治
(二一)实证脉学
(二二)阴阳水火
(二三)三焦命门
(二四)五行别派
(二五)六经辩疑
(二六)正反生克
(二七)远公论黄
(二八)时病论治
(二九)左右阴阳
(三十)子午流注
(三一)般若心经
(三二)不二法门